网游=毒品,那么教育=?
网游=毒品,那么教育=?
网游=毒品,那么教育=?
先来看看毒品的定义,金山词霸的解释“ 指作为嗜好品用的**、吗啡、***等;比喻对思想意识有害的事物”。对思想意识有害的事物,我们就用这个定义吧。
那么怎么样才算是对思想意识形态有害的事物呢?关键问题是对“害”的理解。就拿中央现在提倡的东西吧,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民族认同感,发扬求真务实之风,要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等等。换句话说,如果一件事物造成的结果与上述相反,那么它即为有“害”的。
谈谈网络游戏吧,首先造成的冲突就是在民族传统道德观念上的容易产生或者进一步加强了叛逆的思想,进而造成更多的社会问题。而现在社会危机的突出表现为,各个阶层人士的不安全感加强,导致社会认同感(主要是价值观的认同)的偏差,最终的危机即是道德底线(人性中的道德意识)的沦丧。网络游戏目前的现状,不得不承认对于想我这样的青少年来说,影响之大,我是有过亲身体会的,不过我可能比较幸运,至少我感觉我的价值取向很健康的。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被称作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式早已突破传统的观念。
我想对于网络游戏技术本身而言,没人会说他是有罪的,但它所携带的文化及在这种文化下所产生的环境,则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网游所携带的文化就是评价一款网游对青少年影响好坏的标准,我认为。
举一个例子,对于集体主义(这应该算是积极的价值观了吧)的教育问题,传统的教科书似的教育,也就是说教模式。价值观的导向性肯定是对的,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说,说教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效率”低下。举个例子,今天我们上**课就是有关集体主义的。我们老师的做法是放弃书本,去篮球场和别的班进行一场比赛,回来写点感想。这种做法显然比背书上的术语要好的多(虽然在高考分数上不见得能看出什么差别)。而在网络游戏中,比如魔剑中,我是流浪星空公会的,在我们公会遭受侵略的时候,我们团结一致顽强抵抗外敌的入侵,最后的胜利会使我留下眼泪也能让我感到团结的力量,也自然会明白集体为何物。引用德国诗人席勒说过的一句话,“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存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全的人。”换句话说,教育即游戏。
下面谈谈教育的问题。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据说,古希腊时,柏拉图的学园,主要是为儿童在游戏中学习而创立的。东西先贤,不谋而合,把学习看作快乐的事,与游戏合而为一的事。可以说,原初意义上的教育是与游戏相关联的,这是教育的本来面目。
后来,社会的发展,人们附加在教育上**意义的东西太多,惭渐地,教育变了味,成了工具,成了手段。在中国,随着科举制度成为统治者选拨人才的机制,学校教育沦落为科举的附庸,成为求学者博取功名的敲门砖。再加上中国人一向注重实用性,游戏即被视为“奇技淫巧”,教育就变了脸,而且面目全非了。
人在游戏时,充分调动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大脑又处于兴奋状态,这种状态下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才还了学习以庐山真面目,这样的教育才更富有人性,才意味着人的解放。
教育是人一生中都在经历的一个过程,现在大体上能够分为三类,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同社会教育有一定的联系,但更侧重于道德教育。三类中对人影响最大的就是社会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的性质主要归为社会性。但看清楚,只是主要,人毕竟还是有人的动物本性,即人性。社会教育中具有重要引导意义的因素就是社会舆论的影响,但很遗憾,社会舆论对青少年的影响效果不怎么样,虽然具有较为正确的导向性,但是作用效果太差了。最终导致的结局可能比较恐怖,青少年普遍对**和社会的冷漠情绪。剩下一部分就文化产业的影响,这个影响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影响的好坏并不是可控制的。虽然政府试图控制,可惜结果。。。like中国的电影业。而网络游戏属于文化产业中新兴的且有着强大生命力的产业,表现在它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观影响力上面,可以说无能出其右者。
所以说,网络游戏同教育是紧密相关的,它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如果网络游戏=毒品的话,那么教育又是什么呢?
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社会舆论以及我们那些顽固的家长们对于仍然对游戏嗤之以鼻呢。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社会因素的制约,由于改革(**和经济兼有)力度的加大,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建全,造成了波及全国范围的社会危机,突出表现为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存在普遍的不安全感(生存威胁,包括就业。医疗、住房、教育还有执政认同的威胁),这种不安全感导致的后果就是社会认同感的偏离,拿高考来说,家长们认为这是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事实上并非如此,最多也只能算是块敲门砖。因为社会认同感上的偏差,导致任何有可能影响高考成绩的因素都被盲目的视为非积极因素,或者直接点,毒品!。很明显这是一种主观臆断的表现(真遗憾,还有不少老顽固的教育专家们在不停的找“网游”的刺)。社会认同感上的偏差导致了大多数人对教育认识的偏差,认为教育过程即为简单的仕途之路。价值观出现了问题,那么采取的行动当然不会收到多少好的效果。
展望未来,网络游戏,你可以沉迷于它,也可以痛恨它,但是你绝对不能忽视它!作为社会教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是否发挥正确的导向性取决于社会对其的关注是否正确。大禹治水在与疏导而非堵截,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明白,多说无益,只是不希望中国再次在文化产业上远远的落后于世界。
对于现实中网游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其根本的结局方法并不这样简单,社会问题的产生,原因绝对不是单一的。最主要的是政府需要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已经偏离的社会认同感归位,这样才能给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